欢迎进入卢氏党建网!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驻村办工作 > 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借你一程 便是一生......

发布时间:2020-11-26
点击量:

借你一程  便是一生

——狮子坪乡钱庄村第一书记   崔强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19年12月的卢氏县城,突然就有点冷,风不大,却嗖嗖入骨。

在距县城80公里之外的狮子坪乡钱庄村,一个年轻的背影站在大山之巅略显颓废,看山下晨起微澜,还有牛背摇篮叮叮作响,此时炊烟袅袅,凭风四散,又是崭新的一天。

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几个小时前妻子告诉他,从小带他长大的外婆已于昨晚故去……从外婆生病住院到故去的那段时间,正值国检之要时,根本容不得有一丝含糊。尽管心常牵挂,却身不由已。

看着脚下刚上的酒厂里,已经有几位不出门就可以致富的老乡开始忙碌。他说,自古忠孝哪能两全?唯有沉下心来做好当下最应该做的才能无愧于心。

他是崔强,卢氏县林业局一名普通党员干部。

当然,还是狮子坪乡钱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微信图片_20201225161657.jpg

早在2016年4月,崔强就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到卢氏县最偏远的地方锤打历练.可钱庄村真的太远了,翻过一座山就是 陕西省商南县。作为省定贫困村,钱庄村有些穷,村名儿倒真是富裕的很,幸好还有村口独特的钱币门楼标志让人精神不少。

作为一名林业干部,他天生就对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情有独钟,作为第一书记,他又对深山那么多的半路远亲牵肠挂肚。

绿树成荫,遍地绚烂,这便是他生命旅途中最好的画面。

微信图片_20201225161651.jpg

刚到村里,硬件设施和产业项目都停滞不前,还有一些人看他太年轻,质疑他也只是走走过场。可崔强天生一股执拗劲儿,他不相信自己的选择会被这些拦路虎给折回去。

到任钱庄之初,第二个孩子呱呱落地,放下家里的牵挂,他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到底也没有顾上正坐月子的妻子。

因为正值全县开展规范整改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为吃准村情,他三个多月坚守村部,白天入户调查摸底,和村里的党员、致富能手一起集思广益,了解大家对村里的发展和看法,与村干部一起制定发展规划。晚上整理完善信息资料,完成每一户贫困群众的调查、筛选、甄别、确定等工作。

同时,他还积极协调林业局帮扶责任人入户开展走访座谈,密切了帮扶人和贫困户的对应联系,为脱贫攻坚顺利开展打牢了坚实基础。

党建一直都是保障各种工作顺利开展的法宝,可惜就是有人觉得虚的很,结果事倍功半。崔强深知党建魅力无限大,因此他先从这一块入手,让虚事办实,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激励作用。通过制定办法、健全支部、合理分工、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整体素质。

他懂大家的文化接受能力,于是亲自找通俗易懂的学习素材,亲自购买党徽、茶杯等物品开展党员活动......组织的温暖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沁入到乡亲们的心里。

思想凝聚到一起,一切都迎刃而解。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百姓像山一样很淳朴,他们其实落不了别人一点儿好,更何况是这样一个真正为了大家、为了改变乡村面貌而深情扎根这里的外乡人。

在几次峰回路转的努力中,崔强结合实际,几易其稿,终于为村里定下了发展的路子--夯实党建引领示范,培育产业加速发展。

从县城家里到驻村点儿行程110多公里,几年来,除了一些必须的专门会议和工作需要,他往返的次数屈指可数。崔强说,我就是想静下心来好好为大家做点事情,来回一趟不容易,不想在路上耽误时间。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

在今年全县开展的“双解双树”工作中,他发现村内有几个无业青壮年劳力闲散在家,整日里无所事事的真让人着急。他就主动利用人脉关系联系协调,谈好工资待遇,介绍他们上班就业,还主动跟踪,直到他们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

群众的事无小事,一场事办不好他便彻夜难眠。啥时解决了,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会落地。

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需尽全心。

驻村几年来,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崔强铆足了劲儿。

斗转星移间,路子越走越扎实,钱庄村的项目越做越大了。

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食用菌160户204万袋。

微信图片_20201225161710.jpg

建设烧酒加工厂一处,传统酿酒80户年产量约30吨。

在卢氏县林业局的帮扶下,全村共发展核桃种植540亩,连翘300亩,中药材种植48户2400穴。

光伏发电已并网,将带动23户贫困户受益......

整合资源和力量,修建蓄水池3个,建设桥梁一座、安装路灯80余盏......

成立“钱庄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我们不知道这些数字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却只看到现在的他和驻村前那个阳光帅气的年轻人判若两人,但也多了沉稳的沧桑。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他扬在脸上的意气风发。

2019年6月后那一段时间,家中幼子突然生病住院,父亲也因腰椎上的股骨头疾病住进医院。真是委屈了她的妻子和老母亲,一边照顾幼子,一边照顾老父,有时还要兼顾着两边跑......两个平凡的女人就这样撑起了家。

熬不起这连轴转的劳累妻子终于也病倒,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身累可以坚持,心累却要熬,熬不过的滋味可真是一言难尽啊。

可此时家里的顶梁柱呢----偏偏赶上整村推进的关键时期---既要科学部署强化扶贫统计监测,还要整合资源学习、总结;既要保证村里各种产业建设的科学稳妥、更要整合资源、多渠道的拓宽村民的非农收入……

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幸好,妻子宽容善良、识大体顾大局,知道他忙,也没有多埋怨。只是每当在视频里看着妻子越发憔悴的脸和丈母娘忙碌的背影,他便觉得羞愧难当。

崔强是一名80后,独子,无论家庭还是事业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可下乡驻村,却让这一切都像打翻了调色盘,更让他在心里五味杂陈。

好在,这一切都值得! 

开场不经意,突如其来;散场不得已,人山人海。

脱贫攻坚收官之时指日可待,和卢氏县 299名第一书记一样,他们是终究要离开这方热土的人。短短几年,崔强收获的不仅是最接地气的工作方法,科学性的发展道路,更有那些如大碗茶一般香甜的浓浓乡情和多少人说不出来的牵挂。 

他身体力行,为自己的青春年华抹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自然痛快!

如何让村里的乡亲们更好的守住产业江山,如何使钱庄村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华丽转变,崔强的心里已经有了最深切的方法。

岁岁年年,深情不减,以梦为马,期待人间。脱贫攻坚的路,他虽只借一程,只是这一程,便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