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人间最美四月天,奋勇向前正当时。为进一步提高驻村第一书记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水平和帮扶成效,4月16日至17日,渑池县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到卢氏县集中学习。43名第一书记在两天时间里,行程近600公里,先后到卢氏县5个乡镇12个村、社区参观学习。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第一书记的政治站位,转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责任担当,理清了发展思路,使第一书记更好地肩负起责任使命。
强化工作统筹 突出精准搞培训
第一书记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办好为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3月下旬全市第一书记轮换工作结束后,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县委组织部积极谋划第一书记集中培训工作,在制定方案之前,详细了解掌握第一书记培训需求,征询县扶贫办对第一书记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培训主题,多次与卢氏县有关单位沟通协调,精心挑选了5个乡镇12个现场教学点,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凯多次审阅培训方案,要求驻村办精心组织,精准培训,取得实效;要求第一书记珍惜机会,端正态度,学先进找差距,取真经补短板,为推动驻村工作发展注入活力。
卢氏县是去年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经验值得学习参考借鉴。此次培训先后到官道口镇新坪村,范里镇碾子沟村、兴贤里搬迁社区,东明镇涧北食用菌产业园等12个村社区、搬迁点、产业园等参观学习,驻村第一书记的经验介绍、颇具规模的产业基地、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都让人深受感动、耳目一新……
强化交流互动 对照先进明方向
在卢氏的两天里,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至6点都安排了学习行程,每天中、晚餐都要比预定计划晚一个小时左右,大家没有丝毫抱怨,却说“格外充实”。在村室内外、在产业基地、在田间地头,大家掏出本子拿起笔,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对感兴趣的地方刨根问底,弄清缘由,总是希望能多停留一会,多看看、多问问、学到手、用得上。
在官道口镇新坪村,大家对该村依托豫西大峡谷和百草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很有感触,对村党支部要当好项目建设的指挥部、脱贫攻坚的作战部、化解纠纷的协调部、党员群众的俱乐部的做法称赞不已,对“土地经营规模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农民增收持续化、村庄建设景区化”等“十化”经验表示要学习借鉴。
在杜关镇民湾村,大家听取了该村第一书记带领发展香菇产业的经验做法,对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只用6天时间就说服群众将沿河两岸高产良田改建成香菇基地的精神表示钦佩。在香菇大棚,详细询问生产技术、注意事项、产业收益、群众反映等,纷纷表示在工作中,就是要学习这种不怕吃苦、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只要认定了,就要无惧无畏,攻坚克难,敢于打硬仗,善于谋长远,带领村组干部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范里镇碾子沟村,第一书记与省派第一书记郝志斌交流工作经验,对其坚守大山深处表示敬意,更被其依托青山绿水,建成拓展训练基地,带动群众兴建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用好“双扶驿站”志智双扶等做法深深感动,大家表示要学习这种坚守精神,更要学习这种变劣势为优势的做法,紧密结合所驻村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苦干实干,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12个学习点的发展思路、发展历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利用转场乘车时间,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等,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讨论,都认为实现乡村振兴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要有开放型思维、要有前瞻性思维,更要大胆尝试,积极推进。
强化责任担当 满怀信心加油干
学习期间,卢氏天气渐热,大家的心更是火热。整个参观过程,大家一直在多看多记、多想多思。两天的学习,带回的不仅是参观笔记,还有观念转变,更有信心动力。
学到深处方有为。培训结束意味着新的战斗开始。返程途中,第一书记在车上轮流发言,畅谈收获感悟,交流心得体会,谋划下步工作,纷纷表示要强化使命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
“两天紧张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既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发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既启发了思路、开拓了视野,也提振了精气神、强化了责任担当。”
“卢氏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我们更要结合实际,走出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要结合三变改革,集约生产要素,走集体发展道路。”
“发展产业,既要发挥地域优势,还要注重把村里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
“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就要想办法拉长产业链条,不能仅仅满足于销售初级产品,要走深加工道路,产生更大效益。”
正如县驻村办负责人在总结时所说:“要把这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将学习内容认真消化吸收、总结升华,结合所驻村的实际情况,使之转化为发展动力,转化为具体行动,转化为工作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激荡之旅,也是一次业务能力的提升之行。第一书记将带着这次学习培训的成果,不忘初心、振奋精神,满怀信心加油干,以决战争取决胜!
(来源:渑池党建)
本期编辑: 许 兰
投稿邮箱: lsxzcbxxbx@163.com